• <legend id="qm0xr"></legend>

    1. <legend id="qm0xr"></legend>

      <tr id="qm0xr"></tr>
      <ol id="qm0xr"></ol>
    2. 中投網-產業投資專用門戶

      智能算力規模已超通用算力

      來源:經濟日報 2023-01-11 08:36中投網 A-A+

         國際數據公司IDC與浪潮信息日前聯合發布的《2022—2023 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2022年智能算力規模達到268百億億次/秒(EFLOPS),超過通用算力規模。

        “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將持續高速增長,預計到2026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將達到1271.4EFLOPS,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達52.3%,同期通用算力規模的復合增長率為18.5%。”IDC中國副總裁周震剛說。

        據了解,目前我國在京津冀、長三角等地區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推進集約化、綠色節能、安全穩定的算力基礎設施的建設。隨著“東數西算”工程的啟動以及智算中心的建設,我國正加速實現有效的資源結構整合,構建更為健全的算力、算法基礎設施。

        周震剛表示,從整體看AI服務器仍是人工智能市場增長的主力軍。2021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務器市場的同比增速為39.1%,超過全球整體人工智能市場增速(20.9%),是整體人工智能市場增長的推動力。中國AI服務器市場領跑全球,2021年人工智能服務器市場規模達59.2億美元,與2020年相比增長68.2%,預計到2026年,中國人工智能服務器市場規模將達到123.4億美元。

        同時,人工智能產業技術不斷提升,產業AI化加速落地,推動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場高速增長。

        浪潮信息副總裁劉軍對經濟日報記者表示,人工智能計算是技術創新最活躍的領域,人工智能給計算架構創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異構計算、高速互聯已成為AI算力發展趨勢。中國仍以GPU為主實現數據中心計算加速,市場占有率近90%。

        當前,多元算力從“能用”到“好用”,并為企業創造業務價值,離不開通用性強、安全可靠的計算系統支持。業內正推動多元算力系統架構創新,基于計算節點內和節點間的互聯技術破局現有計算架構的瓶頸,通過充分調動起多芯片、多板卡、多節點的系統級能力,實現各種加速單元以及跨節點系統的高效協同,提升計算性能。

        劉軍認為,智算力就是創新力,是數字化創新的原動力。目前,人工智能算力為國家創造力的發展帶來實質性推進,不僅在應用科學的突破上發揮重要作用,也開始滲透到基礎科學領域。企業利用人工智能應用在三方面獲得了顯著收益,分別是研發速度和流程的創新、產品和服務的創新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

        當前,算法模型正加快商業化落地,普惠適用成為關注重點。據了解,浪潮信息研制了全球最大規模人工智能巨量模型“源1.0”,浪潮信息已發布的四個技能模型——知識增強的對話模型、知識檢索問答模型、中英文翻譯模型、古文理解模型,都是在繼承“源1.0”大模型通用的知識與能力基礎上,面向特定領域的場景進行針對性的技能優化,模型精度和訓練效率均處于業界領先。

        周震剛介紹,從應用場景看,智能化場景在行業的落地正呈現出更深入、更廣泛的趨勢。人工智能持續提升用戶體驗,當前諸如智能客服、智能推薦、精準營銷等場景深入落地各行業;人工智能也在加強公共衛生安全體系建設中承擔重要角色,在病毒演變預測、疫苗藥物研發、輔助診斷等維度實現廣泛應用;從長期來看,企業可通過在數字人等數字化營銷內容創作領域布局,創造差異化的營銷體驗;另外,科學家們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和方法,從數據中建立模型,重點圍繞新藥創制、新材料研發等領域加速對前沿科學問題的探究。

        從行業看,2022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應用滲透度排名前五的領域依次為互聯網、金融、政府、電信和制造。與2021年相比,行業AI滲透度明顯提升;ヂ摼W行業依然是人工智能應用滲透度和投資最高的行業。智能客服、實體機器人、智慧網點等成為人工智能在金融行業的應用典型;人工智能技術融入電信網絡的構建、優化,并為下一代智慧網絡建設提供支撐;預計到2023年年底,中國50%的制造業供應鏈環節將采用人工智能。

        從城市看,在2022年中國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中,北京位居首位,杭州超過深圳位居第二位,上海和廣州分列第四、第五位,天津首次進入前十位。除了TOP10城市之外,諸如武漢、長沙等多個城市在產業優勢及各種因素推動下,人工智能應用也取得了較大進展。未來將會出現更多具有城市特點的人工智能示范區,為產業發展樹立標桿。

      十四五將是中國技術和產業升級的關鍵期,重點機會有哪些?
      掃碼關注右側公眾號,回復對應關鍵詞,即可免費獲取以下報告
      中投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 1、中投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ocn@ocn.com.cn、0755-88350114,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 2、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投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相關投資并承擔相應風險。
      免費報告
      相關閱讀
      •   國際數據公司IDC與浪潮信息日前聯合發布的《2022—2023 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繼續保持快...[詳細]
        2023年01月11日 08:36智能算力 通用算力
      •   國家工信安全中心副主任、工業信息安全產業發展聯盟秘書長郝志強9日表示,在政策加持、技術創新、需求升級等多因素綜合推動下,中國工業信息安全產業將...[詳細]
        2023年01月10日 15:37信息安全
      •   不知不覺間,5G已商用三年有余。作為“新基建”的重點領域之一,2022年,5G發展的“中國速度”再次令世界矚目,不論是規模還是應...[詳細]
        2023年01月09日 11:525G 創新應用
      •   近日,百度地圖正式發布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核心,結合高精度地圖數據的“北斗高精”一體化精準定位導航技術,升級了北斗高精車道級導航,...[詳細]
        2023年01月09日 09:16高精度定位服務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字經濟與工業經濟領域主席孫克在日前舉辦的“2023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作主題報告并預測,2025年我國數字經...[詳細]
        2023年01月09日 08:54數字經濟
      •   1月5日消息,高通公司和衛星公司銥星通信公司表示,雙方將推出一項技術,允許智能手機用戶在常規蜂窩網絡無法連接時通過衛星收發信息。   這項合作...[詳細]
        2023年01月06日 09:06高通和銥星通信 手機衛星通信
      •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微波通信系統頻率使用規劃調整及無線電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工信部無〔2022〕176號,以下簡稱《通知》),對我國微波通...[詳細]
        2023年01月05日 10:56微波通信 系統頻率
      •   日前,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主辦,21世紀經濟報道承辦的“南方財經國際論壇2022年中國上市公司年會”以線上直播方式舉行。會上,山石網科董...[詳細]
        2023年01月03日 10:36網絡安全 數字經濟
      •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在大會主論壇發表題為《數字科技引領新消費》的主旨演講。   “中國電信落實擴大內需戰略,基于既有資源稟賦,順應新消費...[詳細]
        2023年01月03日 09:51數字科技
      •   臨近年末,三大電信運營商的股價均迎來較大幅度的提升,成為行業一大關注點。   “不能再用老眼光看電信行業,也不能簡單再用延續幾十年的用戶...[詳細]
        2022年12月21日 10:28電信運營商 云業務
      相關報告
      大健康產業投資前景預測 大健康產業投資前景預測
      熱門報告
      最新動態政府招商數字化新工具——中投顧問產業招商大腦!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