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走勢:本周上證指數上漲2.21%,滬深300指數上漲2.82%,創業板指數上漲3.21%,煤炭行業指數(中信)上漲0.07%。本周板塊個股漲幅前5名分別為:金能科技、蘭花科創、華陽股份、鄭州煤電、陜西煤業;個股跌幅前5名分別為山西焦煤、山煤國際、兗礦能源、中煤能源、冀中能源。
本周觀點:
中煤集團牽手國家電投探索煤電綠電聯營新方式,涉及煤電裝機容量預計將超過1000萬千瓦。12月30日,中煤集團與國家電投煤電項目專業化整合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本次簽約儀式前,雙方已在2022年進行多次交流會談,協商煤電合作事宜。據雙方官網介紹,國家電投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和新能源發電企業,在新能源領域布局較早,發展較快,而中煤集團作為擁有煤炭全產業鏈的大型央企,在煤炭生產與銷售、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方面優勢明顯,現有可控煤炭資源儲量超過760億噸,生產及在建煤礦70余座,煤炭總產能達到3億噸。本次合作,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煤電與可再生能源聯營、綠電轉化、增量大基地建設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參考中煤集團官網發布的信息,此次煤電項目專業化整合通過市場化方式開展,涉及的煤電裝機容量預計將超過1000萬千瓦,是近年來國內煤電領域涉及資產數額較大、影響力較強、整合效益較為顯著、示范引領作用較為突出的合作項目。
煤電矛盾長期存在,本質是煤、電定價機制市場化程度不同;痣娖髽I作為煤炭企業的產業鏈下游,其營業收入主要取決于發電量、上網電價兩個因素,其營業利潤與煤價呈負相關關系。在火電企業的營收構成中,上網電量一部分按照當地標桿電價出售給電網統銷,另一部分在各省的電力交易中心按買賣雙方報價交易成交。在火電企業的成本構成中,參考《電力現貨市場下火電企業實時成本研究》的測算,燃煤成本占總發電成本的比重約為60%-70%,其次是折舊、財務、人工等費用。根據2021年10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文件要求燃煤發電電量原則上全部進入電力市場,通過市場交易在“基準價+上下浮動”范圍內形成上網電價。并強調要有序推動尚未進入市場的工商業用戶全部進入電力市場,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居民、農業、公益性事業用電價格保持不變。盡管政策逐步引導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可與相對實現市場化、伴隨供需等因素發生變化的煤價相比,燃煤發電市場交易價格浮動范圍仍受到上下浮動不超過20%的限制(電力現貨價格不受上述浮動限制;高耗能企業不受上浮20%限制)。在此背景下,若煤價大幅上漲,火電企業的燃煤成本上升同時卻無法向下游有效傳導,出現煤企大賺、電企大虧現象。
能源安全背景下,煤電聯營或是解決雙方矛盾的優質選擇。煤炭和電力作為我國重要的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在供需關系上有著緊密的上下游關系。根據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數據,2021年我國火力發電量占發電總量的71.13%,燃料成本依舊是當前發電企業的主要成本。面對煤價波動和火電企業后續盈利的不確定性,引發人們對于煤電矛盾的再次擔憂。若煤價上漲,將擠壓電力行業的利潤空間,火電企業的成長性受限;反之,若煤價下行,煤炭企業的成長性受限。為解決上述煤電矛盾,實現國家能源安全穩定發展,煤電聯營或許是優質選擇。2016年4月,國家發改委印發的《關于發展煤電聯營的指導意見》指出,煤電聯營是指煤炭和電力生產企業以資本為紐帶,通過資本融合、兼并重組、相互參股、戰略合作、長期穩定協議、資產聯營和一體化項目等方式,將煤炭、電力上下游產業有機融合的能源企業發展模式。2017年11月28日,中國國電集團和神華集團合并重組的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業務覆蓋煤炭、火電、水電、新能源、運輸等多個產業板塊。煤電聯營可以使煤企和電企建立一種互補的、長效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降低因為煤價波動帶來的經營風險,確保電廠燃料長期穩定供應的同時還可減少中間采購環節,大幅降低發電成本并鎖定下游火電利潤。能源安全背景下,建議關注依托自身煤炭資源優勢,布局煤電一體化鎖定產業鏈利潤的【盤江股份】、【靖遠煤電】,同時關注中煤集團旗下核心上市公司,煤炭資源儲量可觀、產能擴張潛力足、長協占比高的【中煤能源】以及國家能源集團旗下,擁有煤炭上下游完整產業鏈的【中國神華】。
煤炭市場信息跟蹤:
煤炭價格:據煤炭市場網,截至2023年1月6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734元/噸,較上周持平(0.00%)。據Wind,截至2022年12月23日,紐卡斯爾動力煤現貨價報收于402.0美元/噸,較上周下跌1.1%;歐洲ARA動力煤現貨價報收于238.5美元/噸,較上周持平(0.00%);理查德RB動力煤現貨價報收于188.3美元/噸,較上周下跌10.6%。
煤炭庫存:據煤炭市場網,截至2023年1月2日,CCTD主流港口合計庫存為5482.0萬噸,較上周減少47.7萬噸(-0.9%);沿海港口庫存為4745.0萬噸,較上周減少34.7萬噸(-0.7%);內河港口庫存為737.0萬噸,較上周減少13.0萬噸(-1.7%);北方港口庫存為3253.9萬噸,較上周增加8.1萬噸(0.2%);南方港口庫存為2228.1萬噸,較上周減少55.8萬噸(-2.4%);華東港口庫存為1720.0萬噸,較上周減少63.2萬噸(-5.9%);華南港口庫存為1001.0萬噸,較上周減少63.2萬噸(-5.9%)。
煤炭運價:據煤炭市場網,截至2023年1月6日,中國沿海煤炭運價綜合指數報收于698.3點,較上周上漲0.21點(0.03%);秦皇島-廣州運價(5-6萬DWT)報收于35.7元/噸,較上周下跌3.7元/噸(-9.4%);秦皇島-上海運價(4-5萬DWT)報收于19.9元/噸,較上周下跌3.3元/噸(-14.2%);秦皇島-寧波運價(1.5-2萬DWT)報收于38.3元/噸,較上周下跌3.3元/噸(-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