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連花清瘟、血氧儀爆火之后,人免疫球蛋白又引起了新一輪的搶購,一些制藥公司門口甚至已經排起了長隊。
武漢的王女士也是這漫漫長隊中的一員,1月1日她告訴記者,“昨天看到網上有人說這家本地的制藥公司還有貨,今天凌晨四點就來排隊了,當時前面已經排了兩百多人,等了十幾個小時才買到,真沒想到跨年夜還在搶藥。”
同樣居住在湖北的李旭(化名)媽媽因腸梗阻禁水禁食,也急需依靠人免疫球蛋白來維持生命。他向記者表示,現在人免疫球蛋白不僅難買,價格也水漲船高,原本一瓶2.5g的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價格300-400元,現在已經翻了幾倍。“現在小區業主群、朋友圈里全都是‘黃牛’,這藥基本一天一個價,前幾天每瓶價格在1000-1500元之間,今天再看有的黃牛已經漲到2400元。”
除了目前急需人免疫球蛋白的病人及家屬,還有一部分身體健康的人群,也加入了搶購。他們將該藥視作一種能提高免疫力、預防新冠的保健品或是治療新冠的特效藥。而事實上,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多適用于重癥感染,對于健康人群或輕癥患者而言并無必要,更不能起到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使用不當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副主任藥師付偉、主管藥師李夢和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嚴麗呼吁,丙種球蛋白屬于血液制品,使用不當會帶來不少的副作用,且該藥無法像退燒藥那樣擴大產能,在供不應求的特殊時期,應該嚴格控制使用,將它留給真正有需求的患者。
不是新冠特效藥
丙種球蛋白又叫免疫球蛋白,治療中應用的注射用丙種球蛋白(也稱靜注人免疫球蛋白)是從健康人群的血漿中提取制備而成。作為一種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一般用來治療原發性免疫球蛋白G缺乏癥、繼發性免疫球蛋白G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值得注意的是,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并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中提到的針對新冠感染的免疫球蛋白(具體名稱為“COVID-19免疫球蛋白”)。COVID-19免疫球蛋白是專門的新冠免疫球蛋白,里面含有大量抗新冠的抗體。市面上普通的靜注人免疫球蛋白一般用于嚴重的細菌或病毒感染的患者、病毒性肝炎的密切接觸者、免疫力低下且病重的老年患者、新生兒敗血癥等,在其他治療的基礎之上,有時需要將靜注人免疫球蛋白作為輔助治療手段,暫時性提高機體免疫力。
還有不少人認為“只要能提高免疫力,用了總比不用好”。但事實上,對于免疫水平健康的人群來說,該藥物提升免疫力的作用有限,盲目使用會剝奪自身免疫系統建立戰斗“記憶”及產生抗體的機會。而且丙種球蛋白在輸注過程中可能出現一過性頭痛、心慌、惡心、皮疹等不良反應,可能與輸注速度過快或個體差異有關。常見的不良反應還包括頭痛、發熱、腹瀉、心動過速等。
并且從現有研究來看,接受丙種球蛋白治療的新冠住院患者死亡率無明顯下降。國內外(包括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北京協和醫院等)權威診療方案均未推薦丙種球蛋白作為新冠患者的治療藥物。
武漢市第一醫院呼吸內科臨床藥師、副主任藥師鄧體瑛也表示,“作為血液制品,人免疫球蛋白在輸注過程中還很容易出現過敏反應,嚴重時可能會危及生命,F階段普通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在新冠治療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濫用,目前也尚無確切證據表明其對新冠有預防或治療作用。”
除了免疫球蛋白之外,日達仙(胸腺法新,是一種由胸腺分泌的多肽類激素)也火了一把。
此前有部分醫生使用胸腺肽幫助新冠患者度過難關的案例。此外,在新冠疫情暴發初期,也有部分支援武漢的醫護在“出征”前通過打胸腺肽來提高免疫力。
短期難以提升產量
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的適應癥之一是重癥感染,更多時候是在ICU病房使用。而所謂“重癥感染”,常見于各類細菌和真菌引發的感染,或是混合感染。細菌感染中,由于細菌里面會有各種耐藥菌,使得抗生素失效,由此引發了病人極為嚴重的感染情況,出現危及生命的臨床表現,醫生才會決定用人免疫球蛋白;颊呷后w方面,腫瘤患者發展到后期,容易出現重癥感染,會用此產品。以及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或者是兒童醫院里面的川崎病患者,也會用到此產品。而對于普通人和輕型、普通型的新冠患者,是不需要的。
對于目前球蛋白“一瓶難求”的狀況,不少網友在投資者平臺上向制藥公司咨詢,是否會擴大生產。博暉創新在平臺上回應,“公司丙球蛋白類產品目前供求關系正處于緊平衡狀態,公司正在積極排產,提高產能利用率,以滿足客戶需要。”
但我國血制品制造商有限,目前有血液制品批簽發及終端銷售的血液制品制造商不足30家。僅天壇生物、上海萊士、華蘭生物、泰邦生物、派林生物、中國醫藥等13家集團或企業具備新設漿站的資質。漿站數量少使得我國血制品市場長期存在血漿原料供給不足的問題,特別是在新冠疫情之后,血制品市場規模持續快速增長。
根據火石創造所統計的數據,2021年全國血液制品企業合計采漿量為9455噸,同比增長約為12.83%,但實際血漿需求量超過14000噸,供需矛盾尤為突出。
而近期國內各地新冠感染者增多并達到峰值,醫院就診人數激增,再加上冬季本就是采血“淡季”,河南鄭州、甘肅、江蘇等多地血液庫存量已低于警戒線,采漿站也受到了影響。原料血漿的供應量直接決定了血制品生產企業的生產規模,因此預計短期內人免疫球蛋白的市場需求仍難以滿足。
根據《中國血液制品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人免疫球蛋白價格在500-600元/支,按上海產、深圳產以及進口分三類,由于生產高效免疫球蛋白的廠家不一樣,人們接種高效免疫球蛋白的劑量和醫院不同,人免疫球蛋白的價格也不相同。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年提高,以及近年來新冠疫情的影響,2016-2020年,我國免疫球蛋白市場規模呈增長趨勢,2020年達到105億元,同比增長4.87%,未來預計行業規模增長空間較大,按QYResearch預測年復合增長率在4%,2026年市場規?蛇_132億元。
A股市場上具備血制品相關業務的公司有12家,其中包括上海萊士、天壇生物、派林生物、博暉創新、華蘭生物等。派林生物所生產的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已被廣東省列入新冠治療相關藥物推薦清單。